管理员请 登录
首页> 行业政策>行业动态

临汾市教育局:开展“六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023/03/15 00:38607

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营造人人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心理素质,有效防范极端事件发生临汾市教育局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六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是组织一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学习心理、亲子关系、健康人格等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会识别和处理不良习惯,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基。

二是进行一次家校密切联系活动。组织一线教师通过电话、网络、面谈等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向家长通报学校课程设置、教学衔接、防疫措施等关键性问题。引导家长做好自身心态调整,避免对待孩子过度激动或焦虑担忧,引导家长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工作。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行为反应,强化亲子沟通,构建和谐家庭,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三是开展一次专题应对培训。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教师的心理应对提升培训。加强疫情期间、复学复课前后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切实做好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家长身心健康。组织教师开展防疫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心态,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直面挫折。

四是搭建一个师生心理疏导平台。畅通师生求助渠道,科学设置心理信箱,及时收集、处置、反馈心理信箱信息,保障学生成长中心和心理援助热线运转正常,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温情化的心理支持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广,让每一位师生了解学校提供心理辅导的时间、地点和预约方式,确保每一名师生都能知道遇到心理困难后如何求助、向谁求助。

五是建立一个心理危机工作闭环。“发现—报告—干预—转介—跟踪”各程序,构建完善校园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机制。密切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对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高危群体、高危时段提前预警,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主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个别有严重或重大心理危机的个体,及时识别、干预,根据需要转介到专业的医院门诊或心理咨询机构,做好与家属、家长的沟通工作,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师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六是组织一节中、高考前心理压力缓解专业辅导课。通过班主任、任课老师定期与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处理考生备考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生活上照顾,心理上疏解;重视个体辅导,密切关注考生心理动态,对出现考前焦虑等心理的学生进行专门辅导,帮助其阳光迎考;针对毕业班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辅以心理疏导,做好减压工作,预防师源性心理问题产生。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新华社: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 到2022年底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日前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其中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都制定了面向2022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到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到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57%国人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此次行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到落实层面。据悉,在方案列出的六个具体行动中,涉及不少已开展试点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浏览 539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启动百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公益活动

启动百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公益新生心理健康测试活动为了帮助山西省中小学校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经商议,山西省学校心理学专委会联系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心友网,面向全省中小学提供免费心理测评服务。一、申请条件山西省内中小学校(幼儿园)二、服务内容帮助中小学校(幼儿园)提供心理测试和档案建设服务。可使用量表:小学心理健康量表中学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三、服务费用免费公益测试人数不超过1000人。超过1000人之外适当收取基础服务费用。四、组织保障主办单位: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承办单位: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委会技术支持:心友网五、申请流程第一步:在线报名,点击底部“申请心理测试”,填写信息提交,然后联系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秘书处,添加微信。第二步:提交心理测试需求第三步:部署心理测评服务平台(手机端测试,电脑测试都可以)第四步:开始心理健康测试。第五步:系统自动呈现心理测试个体报告和团体报告。五、活动说明本次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仅限首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五、联系我们

浏览 482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年10月,山西省教育厅发布最新消息,关于加强全省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具体看文件内容:

浏览 599 次查看更多 >>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9月3日,教育部举行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第五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意见》表示,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浏览 715 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