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请 登录
首页> 行业政策>行业动态

新华社: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 到2022年底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2022/07/06 22:24540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日前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

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其中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都制定了面向2022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到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到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57%国人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此次行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到落实层面。

据悉,在方案列出的六个具体行动中,涉及不少已开展试点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新华社: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 到2022年底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日前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其中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都制定了面向2022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到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到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57%国人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此次行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到落实层面。据悉,在方案列出的六个具体行动中,涉及不少已开展试点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浏览 540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启动百所中小学校(幼儿园)新生心理健康测试公益活动

启动百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公益新生心理健康测试活动为了帮助山西省中小学校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经商议,山西省学校心理学专委会联系心理测评软件供应商心友网,面向全省中小学提供免费心理测评服务。一、申请条件山西省内中小学校(幼儿园)二、服务内容帮助中小学校(幼儿园)提供心理测试和档案建设服务。可使用量表:小学心理健康量表中学心理健康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三、服务费用免费公益测试人数不超过1000人。超过1000人之外适当收取基础服务费用。四、组织保障主办单位: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承办单位: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委会技术支持:心友网五、申请流程第一步:在线报名,点击底部“申请心理测试”,填写信息提交,然后联系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秘书处,添加微信。第二步:提交心理测试需求第三步:部署心理测评服务平台(手机端测试,电脑测试都可以)第四步:开始心理健康测试。第五步:系统自动呈现心理测试个体报告和团体报告。五、活动说明本次活动中小学校(幼儿园)仅限首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五、联系我们

浏览 482 次查看更多 >>

太原五中,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医校结合中小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共建第一站:太原市第五中学,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太原第五中学,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三方联合共建中小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本次出席活动有太原五中党委书记曲向平,副校长王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贾艳焕,共青团太原市委副书记郝晓军,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斌等,就社会心理服务共建进行商谈,签订合作协议,参观学校心理发展中心,并做合影留念。

浏览 816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

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心理辅导室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专业场所,开设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辅导是专业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诊断、矫治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科学规范的心理辅导室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加强和促进全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教基一[2012]15号)和省教育厅《山西省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文件精神,为结合我省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和学校心理辅导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一、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1.心理咨询和服务功能: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放。为学生提供心理发展、测评、预防、干预、转介等心理服务。为教师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减压、职业生涯成长等心理辅导。为家长提供亲子关系、家庭心理问题咨询与辅导等服务。2.心理指导和研究功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给予专业指导,总结提升优秀经验和研究成果。3.师资培训和督导功能: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管理者、志愿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督导,提升全体人员的专业技能。二、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原则1、科学性和以学生为本原则。遵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划定专门功能区域,配备专业心理设备仪器。2、通用性和差异性兼顾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3、发展和预防矫治相结合原则。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又要加强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4、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原则。既要发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加强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配合,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三、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要求1、人员配备(1)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学化的工作。心理辅导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室要配备专人负责,千人以上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工作。专职人员除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心理咨询师三级及以上证书外,还必须取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合格证。(2)可面向社会聘请若干名兼职心理教师、志愿者。兼职人员要求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制度建设(1)行政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方教育局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考核、评估中。心理健康教育由校长直接负责,成立与其他部门平行的心理健康教研室,教研室成员由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干部以及心理教师等组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计划,给予必要的课时保证。原则上每两周保证1-2课时。学校每年要给予一定经费投入,以保证心理辅导室的正常使用和师资培训需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软、硬件建设,使心理辅导室不断趋于完善。(2)专业制度心理辅导室应制定各项专业制度,包括心理辅导章程、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值班制度、心理档案管理规定等各项工作制度等。心理辅导章程包括心理辅导宗旨、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是心理辅导室的纲领性文件。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主要包括平等性原则、告知性原则、保密性原则、中立性原则、责任性原则、职业伦理等。心理辅导室的开放时间每周应不少于10小时。心理档案要有明确的保密管理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所有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3.师资培训心理辅导室建成之后,要加强师资培训,保证心理辅导室功能的有效发挥。负责心理辅导室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尤其是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四、学校辅导室的基本配置要求1.位置与环境心理辅导室地点的选择要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避开教学区、学生活动区等热闹场所。 心理辅导室的外部环境要求整洁清静、交通便利,富有生机和亲切感,适当放置一些花草植物,张贴一些热情轻松的欢迎标语和挂图。心理辅导室的内部环境要求简洁、温馨、舒适,让来访者有舒适、安全感。内部装饰要色彩柔和、光线适中、声音和谐。个体咨询室要有私密性,情绪宣泄室要有防护措施。2.面积和布局心理辅导室的总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200平米,学校可结合实际需要与其他教育场所共享部分区域。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区应包括:教师办公室(兼档案室)、接待室(兼阅览室)、团体活动室、个体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教师培训室(兼中控督导室)、会议室等。(1)教师办公室(兼档案室)。面积不少于20平米。用于教师日常办公和值班,兼作档案室,存放心理档案等资料或者用于学生、教师和其他来访人员的心理测评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为个体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2)接待室(兼阅览室、心理测评室)。面积不少于20平米。用于接待学生、教师、家长和其他来访人员。兼作阅览室,放置心理图书、杂志等资料,供等候者阅览。(3)团体活动室(兼会议室、教师培训室)。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可供一个班级的学生开展团体活动;兼作会议室,用于专家研讨、各种会议等。也可用于教师培训、心理讲座、课题研究、督导研究、小团体活动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安装单向玻璃窗,对团体辅导、个别辅导进行观察、分析、督导。 (4)个体咨询室。面积一般为10-15平米,用于与来访者进行单独深入交流,解决其心理困惑和问题。也可用于小团体咨询辅导或者家庭治疗。(5)沙盘游戏室。面积不少于30平米。用于对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治疗,调节自我认知、开发创造潜能。可包括个体沙盘和团体沙盘。(6)心理放松室。面积不少于15平米。用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音乐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生理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放松,提高复原力。(7)情绪宣泄室。面积不少于15平米。用于学生消极情绪的排解。通过呐喊、击打、涂鸦、运动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调整心理平衡,避免出现暴力侵犯。情绪宣泄室内部装修要求安全、隔音、可控、有保护。

浏览 437 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