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请 登录
科普教研
首页> 科普教研>学校心理

中小学心理危机学生的三步筛查法

2022/07/06 22:40421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其中第五点明确要求,学校要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

    

    这就要求学校对刚入校的新生开展全覆盖的心理测评,同时需要县级教育部门牵头,对各校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每年一次的常规心理健康筛查。


    是由于在筛查过程中,往往存在对心理危机学生的标准不统一、缺乏相关筛查工具和标准、没有专职教师等问题,影响了筛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小学心理危机学生的三步筛查法”希望对即将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的老师提供一定帮助。


中小学心理危机学生的三步筛查法来源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员姚立新,在浙江教育厅要求建立全面的中小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制度的背景下,在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究,得出的经验成果。


心理危机学生筛查存在的问题

1. 概念不清


    筛查心理危机学生的标准不统一,将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危机三个概念混杂在了一起。到底要筛查什么样的学生、用什么工具、用什么标准都不太清楚。


    【心理问题】指在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事件本身,反应强度不高,没有严重影响思维逻辑的情绪行为问题。


    【心理障碍】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心理危机】指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报复社会的行为。心理危机有以下共同特征:情绪上感觉痛苦(绝望、愤怒、抑郁)、认知上感到绝望(遇到了没有办法解决的重大问题)、缺乏社会支持,采取了自杀自残行动。学术界一般将心理危机分为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包括自杀未遂)三类。


2、缺乏相关筛查工具和标准


    对需要筛查的严重心理危机学生、重大心理危机学生只有简单文字描述,没有提供相应的筛查工具和鉴定标准。不像监测雾霾,有监测工具,并有空气质量指数,令人一目了然。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老师大多根据经验辅助心理测量的量表实行筛查。而且量表不统一、判断标准不统一。


3、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束手无策


    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和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心理辅导专业教师来实施或组织实施。但是调查显示,只有22%的学校拥有心理专职教师。心理专职教师主要分布在高中,特别是职校;初中不到20%的学校拥有专职教师;小学最少。因为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筛查心理危机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不明白筛查的目的,运用量表以后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学生感到束手无策、无言以对、甚至惊慌失措。


心理危机学生的“三步筛查法”

    根据对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危机三个层次的概念分析,形成了重大心理危机学生筛查的三步法。三轮筛查的方法和鉴定标准如下所述:


第一轮筛查:运用MHT 找出有严重心理焦虑的学生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对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其中包含了中国常模。


    该测验有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8 个内容量表,该测验共有100 个项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不好。每个项目后面有“是”和“不是”两个答案,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


    该测验属于团体测验(也可个别施测)。适用对象为小学四年级以上至高中阶段。MHT的计分规则是:凡是选“是”答案者记1 分;选“不是”答案者记0 分。整个问卷项目中,组成效度量表的项目共有10 项,如果它们的得分合计起来比较高, 则可以认为该被试是为了获得好成绩而作假的,所以测验结果不可信。除去效度量表项目,将余下的全部问卷项目得分累加起来,即可得到全量表分。全量表分在65分以上者,即可认为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MHT 是大家认为比较符合学生情况的一份量表。经过多年的测量,我们发现使用MHT 有反应的学生大约在15%左右。鉴定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心理问题学生。这部分学生感觉痛苦,有不适应学习的情况或人际矛盾,但是认知清晰,社会功能完全,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第二轮筛查:运用PHQ-9 找出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病人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在抑郁症诊断的辅助和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PHQ-9只有9个问题,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得分在15分以上者就需要特别的关注。


    选择PHQ-9作为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工具,一个原因是量表题目少(只有9个问题)便于操作;其次抑郁症导致自杀者占全部精神障碍自杀的1/4,相关性比较高;另外PHQ-9 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可以用到,那就是“有不如死掉或用某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念头”。


第三轮筛查:通过个别访谈找到真正有自杀倾向的学生


    在前两轮心理量表筛查的基础上,有心理情绪问题的学生一般就会被发现,但筛查出的人数还是偏多,这部分学生需要心理专职教师一对一面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依据心理危机的五因素论,自杀者一般具备了重大挫折、认知绝望、情绪痛苦、自杀行为、缺乏资源五个因素,可通过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访谈提纲,做进一步的筛查。


    中小学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工作意义重大,但是科学性针对性要求强。通过运用“中小学心理危机学生的三步筛查法“,可大大提高筛查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教育部长怀进鹏|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部署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宣读新一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怀进鹏部长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怀进鹏: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怀进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政治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增强育人担当,维护校园安全增强积极作为,紧盯问题导向增强工作紧迫,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怀进鹏: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怀进鹏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要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是育德育心要更加有机结合,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知识普及要更加全面到位,科学设置课程、生动开展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三是积极引导要更加立体多维,进一步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四是压力疏导要更加及早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学生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怀进鹏: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怀进鹏强调,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强化过程管理,心理测评要全面覆盖、精准应用,预警管理要全天候、一站式,咨询服务要规范专业、高效便捷,应对处理要协同联动、增强合力,精准干预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推进,强化保障,加强合力。新一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要强化专项建设,指导实践探索,在专家支撑和专业保障上发挥更大作用。 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京直属高校负责同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委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同志、京外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负责同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京外委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免责声明:除特殊注明,本站文章均转载自互联网,无法获得来源,请谅解,若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浏览 653 次查看更多 >>

新华社: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 到2022年底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日前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其中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都制定了面向2022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到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到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57%国人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此次行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到落实层面。据悉,在方案列出的六个具体行动中,涉及不少已开展试点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浏览 665 次查看更多 >>

关于举办2023年朔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的 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朔州市心理学会拟定举办2023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01参会对象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学校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02参会时间2023年3月25日全天  03参会地点山西工学院  04会议安排8:30——9:00 签到 9:00——9:30 领导讲话 9:30——10:30  贾莉莉 中小学生“抗逆力”的培养 10:30——11:00 休息 11:00——12:00 李雅琪 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14:00——15:30 马艳玲 如何读懂孩子 15:30 ——15:45 休息 15:45——17:00 张燕燕 “双减”之下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05说明本次培训由朔州市心理学会主办,山西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协办。本次会议公益免费,不收取任何费用,参会人员的往返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06报名扫码报名:     朔州市心理学会                              2023年3月16日     附:老师介绍   贾莉莉: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专职教研员 “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山西省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 太原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太原市中小学教学标兵 太原市中小学教学能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中级学校心理咨询师 山西省青少年心理与教育研究委员会理事   李雅琪: 高校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结构式团体沙盘师、具身认知团体辅导指导师,第二、三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指导心理情景剧作品两项获得全国三等奖。   马艳玲: 太原灵悦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山西省青少年维权专员 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心理健康教师 太原市晋源区妇联和法院联合聘请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张燕燕: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高效率学习训练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经络催眠师   附:   关于举办2023年朔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坛的 通知 参会时间:2023年3月25日全天 参会地址:山西工学院(朔州) 详情地址:http://www.sxttpsy.org.cn/news/Detail/01270142193.html

浏览 1007 次查看更多 >>

太原五中,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共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医校结合中小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共建第一站:太原市第五中学,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太原第五中学,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三方联合共建中小学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本次出席活动有太原五中党委书记曲向平,副校长王娟,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贾艳焕,共青团太原市委副书记郝晓军,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斌等,就社会心理服务共建进行商谈,签订合作协议,参观学校心理发展中心,并做合影留念。

浏览 1015 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