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请 登录
首页> 行业政策>行业动态

民进中央:每个学校都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方案和干预预案

2023/03/17 22:3491

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澎湃新闻记者从民进中央网站获悉,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构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家校社协同管理体系的提案》。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中小学生抑郁、焦虑、自伤等心理问题频发,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和诊疗体系缺乏协同。以教育、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许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现和转诊不及时、不顺畅。

  二是学校的心理健康管理能力有待提升。教师上岗及日常教学工作培训中缺少学生心理健康识别管理课程;适合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指南、手册)缺乏,培训资源不足;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与心理相关的课程标准极少,辅导资料稀缺。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社会资源不足。公立医院精神卫生资源缺口大、投入少,涉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资源缺乏。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能力资质不足、不实,收费混乱。对危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新业态监管不到位。

  为此,民进中央在提案中建议:

  一是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机制。每个学校都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监测方案和干预预案,确保心理问题识别水平和教育干预质量,形成普通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快速干预处置联动机制,并把其作为学校常规工作。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育心理学培训,将学生心理问题发现和识别能力作为班主任上岗培训重要内容。建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沟通机制,通过日常联系帮助家长建立家庭心理教育意识,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苗头时应及时进行家校沟通。在学生心理问题超出学校及家庭能力范围时,通过转介机制尽快转至专业心理健康机构进行诊疗、帮助康复。

  二是加强对中小学校心理健康管理的指导和支持。建议就《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导,强化政策落实。指导中小学认真落实“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把心理健康教育由软指标变成硬约束,对心理高危学生及时干预。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加快研发适合中小学生的心理课程及辅助资料。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探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将心理健康干预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作为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和预处置能力列入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鼓励师范院校开展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工作。组织有意愿、有能力的在职或退休教师、心理医生等参与心理健康家庭教育辅导。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辅助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日常管理的方式方法,可通过设立岗位津贴等方式稳定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良好氛围。

  三是优化中小学生精神卫生资源统筹和诊疗机制。加大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投入和建设,由教育行政部门及卫生健康部门联合研究建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学校到专业心理健康机构的转诊以及治疗恢复等一系列标准程序,指导相关工作。加强心理门诊建设,县级医院实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专科全覆盖。加大青少年精神科医生队伍建设的力度,增加精神科医生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培训力度。考虑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加强对社会新业态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瞻性研究,涉及未成年人的产品和活动应严格监管,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进行是否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前置审查。严厉打击心理咨询机构虚假宣传、欺骗营销、滥用量表和精神类药物、高收费乱象,坚决取缔不合格机构。(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欢迎大家关注山西省学校心理专委会

浏览 687 次查看更多 >>

新华社:我国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 到2022年底所有学校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屈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宣部、教育部等12个部委日前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这一行动方案,到2022年底,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要达到80%。心理健康,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今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开展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其中就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都制定了面向2022年、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比如,到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要达到80%以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有关负责人说,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就是为了确保实现上述到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应对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逐渐上升的挑战,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16.57%国人受各类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说,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此次行动的最大亮点就是将儿童心理健康体系建设推进到落实层面。据悉,在方案列出的六个具体行动中,涉及不少已开展试点的预防干预措施,加强了重点人群的心理疏导。比如,对于面临升学的学生及家长、处境不利的学生、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要进行心理辅导,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

浏览 678 次查看更多 >>

关于举办2023年第一届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培训的通知(第一轮)

关于举办2023年第一届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培训的通知(第一轮)        中高考即将来临,各地各学校都有必要做好考生的 心理减压、心理辅导,帮助考生科学应对考试,保持良好情绪,提高应考心理能力,保证身心健康的同时,获得满意的考试结果。但考试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心理教师或相关教师有较高考试心理辅导理论修养与心理调适、心理训练技术,才能胜任此项工作。        为了帮助各地初高中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师提高考试心理辅导能力,从而为考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与保障,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于2023年4月2-23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培训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培训时间 线上授课时间:2023年4月2日--4月23日 线上研讨会时间:2023年4月23日周日14:00-17:00   二、培训主题 中高考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专项培训   三、课程课程安排 一共培训次数为14次,包含10次线上直播,3次视频播放,1次直播研讨会,一共56课时的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专项培训  四、培训形式 本次培训授课以线上形式开展; 授课以讲授、体验式实操训练、研讨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五、培训证书 参加培训的教师通过考核后,将获得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颁发的“考试心理辅导专题培训合格证书”。 如图:  六、培训费用 培训费用:原价1200元 转发朋友圈享优惠价950元/人。 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个人会员900元/人 三人以上团报价为 800 元/人(缴费时请备注缴费者“姓名+单位”信息,缴费后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费用不退)。   缴费账号: 单位名称:山西省团体心理治疗学会 银行信息: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晋祠路支行 账户信息:485180100100062065   七、咨询与报名 请在线预约报名,填写报名信息。   第一步:长摁二维码进入填写基本信息,在线预约报名   第二步:联系学校心理专委会秘书处,咨询课程信息,支付费用。   

浏览 527 次查看更多 >>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9月3日,教育部举行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第五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意见》表示,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浏览 891 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