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请 登录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

2022/07/06 21:33724

【教育部等五部门: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中小学比例要达80%】

9月3日,教育部举行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第五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指出,鼓励普通高校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师范类、体育类普通高校应开设健康教育必修课和教法课。落实各学段健康教育教学时间,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4个健康教育课时。

《意见》表示,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意识。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念,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加强重大疫情、重大灾害等特殊时期心理危机干预,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教育部长怀进鹏|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11月29日,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会,部署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出席会议并宣读新一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名单。怀进鹏部长强调了哪些内容?一起来看—— 怀进鹏: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怀进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出了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增强政治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增强育人担当,维护校园安全增强积极作为,紧盯问题导向增强工作紧迫,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 怀进鹏: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怀进鹏强调,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要加强源头治理,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一是育德育心要更加有机结合,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知识普及要更加全面到位,科学设置课程、生动开展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三是积极引导要更加立体多维,进一步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 四是压力疏导要更加及早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学生因压力无法缓解而造成心理危机。 怀进鹏: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怀进鹏强调,科学识别、实时预警、专业咨询和妥善应对是做好工作的关键,要强化过程管理,心理测评要全面覆盖、精准应用,预警管理要全天候、一站式,咨询服务要规范专业、高效便捷,应对处理要协同联动、增强合力,精准干预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推进,强化保障,加强合力。新一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要强化专项建设,指导实践探索,在专家支撑和专业保障上发挥更大作用。 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在京直属高校负责同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在京委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地教育工作部门负责同志、京外直属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负责同志、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京外委员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来源:教育部新闻办微言教育免责声明:除特殊注明,本站文章均转载自互联网,无法获得来源,请谅解,若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

浏览 562 次查看更多 >>

欢迎大家关注山西省学校心理专委会

浏览 541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

2021年10月,山西省教育厅发布最新消息,关于加强全省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具体看文件内容:

浏览 606 次查看更多 >>

山西省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

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学校心理辅导室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专业场所,开设心理辅导室进行心理辅导是专业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诊断、矫治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科学规范的心理辅导室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加强和促进全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教基一[2012]15号)和省教育厅《山西省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文件精神,为结合我省中小学的实际需要和学校心理辅导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一、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1.心理咨询和服务功能: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场所,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开放。为学生提供心理发展、测评、预防、干预、转介等心理服务。为教师提供心理测评、心理减压、职业生涯成长等心理辅导。为家长提供亲子关系、家庭心理问题咨询与辅导等服务。2.心理指导和研究功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活动开展、课题研究给予专业指导,总结提升优秀经验和研究成果。3.师资培训和督导功能: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管理者、志愿者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督导,提升全体人员的专业技能。二、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原则1、科学性和以学生为本原则。遵循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划定专门功能区域,配备专业心理设备仪器。2、通用性和差异性兼顾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咨询辅导。3、发展和预防矫治相结合原则。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展,又要加强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4、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原则。既要发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加强与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班主任的配合,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作用。三、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要求1、人员配备(1)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科学化的工作。心理辅导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保障。学校心理辅导室要配备专人负责,千人以上学校至少配备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工作。专职人员除具有心理学、教育学或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心理咨询师三级及以上证书外,还必须取得省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合格证。(2)可面向社会聘请若干名兼职心理教师、志愿者。兼职人员要求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 制度建设(1)行政制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方教育局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考核、评估中。心理健康教育由校长直接负责,成立与其他部门平行的心理健康教研室,教研室成员由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干部以及心理教师等组成,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学校的总体工作计划,给予必要的课时保证。原则上每两周保证1-2课时。学校每年要给予一定经费投入,以保证心理辅导室的正常使用和师资培训需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的软、硬件建设,使心理辅导室不断趋于完善。(2)专业制度心理辅导室应制定各项专业制度,包括心理辅导章程、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值班制度、心理档案管理规定等各项工作制度等。心理辅导章程包括心理辅导宗旨、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是心理辅导室的纲领性文件。心理教师职业规范和工作守则,主要包括平等性原则、告知性原则、保密性原则、中立性原则、责任性原则、职业伦理等。心理辅导室的开放时间每周应不少于10小时。心理档案要有明确的保密管理规定,保护个人隐私,所有工作人员须严格遵守。3.师资培训心理辅导室建成之后,要加强师资培训,保证心理辅导室功能的有效发挥。负责心理辅导室的教师要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尤其是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四、学校辅导室的基本配置要求1.位置与环境心理辅导室地点的选择要本着安静和方便的原则,尽量避开教学区、学生活动区等热闹场所。 心理辅导室的外部环境要求整洁清静、交通便利,富有生机和亲切感,适当放置一些花草植物,张贴一些热情轻松的欢迎标语和挂图。心理辅导室的内部环境要求简洁、温馨、舒适,让来访者有舒适、安全感。内部装饰要色彩柔和、光线适中、声音和谐。个体咨询室要有私密性,情绪宣泄室要有防护措施。2.面积和布局心理辅导室的总建筑面积一般不少于200平米,学校可结合实际需要与其他教育场所共享部分区域。心理辅导室的功能区应包括:教师办公室(兼档案室)、接待室(兼阅览室)、团体活动室、个体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沙盘游戏室、心理放松室、情绪宣泄室、教师培训室(兼中控督导室)、会议室等。(1)教师办公室(兼档案室)。面积不少于20平米。用于教师日常办公和值班,兼作档案室,存放心理档案等资料或者用于学生、教师和其他来访人员的心理测评工作,建立心理档案,为个体心理咨询提供科学依据。(2)接待室(兼阅览室、心理测评室)。面积不少于20平米。用于接待学生、教师、家长和其他来访人员。兼作阅览室,放置心理图书、杂志等资料,供等候者阅览。(3)团体活动室(兼会议室、教师培训室)。面积不少于90平方米,可供一个班级的学生开展团体活动;兼作会议室,用于专家研讨、各种会议等。也可用于教师培训、心理讲座、课题研究、督导研究、小团体活动等。有条件的学校要安装单向玻璃窗,对团体辅导、个别辅导进行观察、分析、督导。 (4)个体咨询室。面积一般为10-15平米,用于与来访者进行单独深入交流,解决其心理困惑和问题。也可用于小团体咨询辅导或者家庭治疗。(5)沙盘游戏室。面积不少于30平米。用于对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治疗,调节自我认知、开发创造潜能。可包括个体沙盘和团体沙盘。(6)心理放松室。面积不少于15平米。用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音乐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缓解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通过生理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放松,提高复原力。(7)情绪宣泄室。面积不少于15平米。用于学生消极情绪的排解。通过呐喊、击打、涂鸦、运动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调整心理平衡,避免出现暴力侵犯。情绪宣泄室内部装修要求安全、隔音、可控、有保护。

浏览 441 次查看更多 >>